黄文秀同志出生于广西百色的一个贫困山村,从石头村里通过自身的努力一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,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,她毅然决然的回到家乡工作,响应号召担任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。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,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,令无数人惋惜。
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不容易,偏远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更不容易,没有到过偏远艰苦乡村工作的人可能很难想象,下派第一书记工作的艰苦和危险。黄文秀同志她不畏艰辛万苦,收起漂亮的裙子,卷起裤管,撸起袖子帮助贫困户收拾房间、打扫院子;甚至一起到田地里边帮村里人干活边聊实际事。她手绘一张全村地图,实地勘察村道,跑项目、做方案,全程跟进实施;她带领群众学习种植经验,结合山里的实际情况发展杉木、砂糖橘、八角、枇杷等特色产业;她计划在村里筹办幼儿园,联系北师大的师生来村调研;她整天在城乡间奔忙,在村屯间穿梭;她舍小家顾大家,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,没有时间照顾残疾母亲和患重病的父亲;她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脱贫攻坚的事业上。经过长时间的努力,她为百坭村脱贫88户418人,贫困率从22.88%下降至2.71%。她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,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,真正是人民满意的好公仆。
我是一名测绘从业人员,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,在奋斗事业上,在吃苦耐劳上,在甘于奉献上我很惭愧。2019年是“三调”工作的重要一年,我负责起凭祥市和扶绥县这两个区域的建库工作。建库工作是艰辛的,时间是紧急的;数据量大,反反复复修改提交检查,通宵达旦,直到修改完善后才上交国家。在这项工作中我也经常抱怨,喊苦喊累,消极怠工,这种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。这次通过学习黄文秀同志的事迹让我清晰的看懂自己,要把这种精神真正贯穿到我的工作实际,要尽职尽力,把这两个区域的“三调”工作按质按时按量完成。
在此,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们,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;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;勇于担当,甘于奉献。在“三调”这一攻坚路上奉献艰辛,坚持到底,圆满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“三调”任务。
|